通过机器人系统将样品浸入液体中,当精密刻度测量与参考样品相比的位移液体的差异时,软件确定聚合物的实际密度。
-
创新性取代传统梯度柱测量方式
-
行业高分子聚合物 纤维 树脂
-
试验类型绝对密度测量
-
试样形状规则或不规则形状
-
试验标准GBT 1033 GBT 533 GBT 3850 GBT 2951
全自动绝对密度测量系统可以实现全自动化测量固态物质的密度,具有测量速度快,测试精度高,安全性高,人机工程优秀,降低成本,不受人为因素影响,数据智能分析等优势。
全自动绝对密度测量系统可以实现全自动化测量固态物质的密度,具有测量速度快,测试精度高,安全性高,人机工程优秀,降低成本,不受人为因素影响,数据智能分析等优势。
测试环境封闭,并配置安全连锁、急停按钮,使操作人员与试验区域隔绝,杜绝化学物质伤害。
配置液位检测、温度检测、机械手位置检测,实现全试验过程监控。
配置16个料位,可一次性完成16个试样的密度测试。
取代业内传统梯度柱测量方式,通过静压推力法直接计算出准确的密度数据。
测量过程中涉及的所有元器件或试验方法,都可以被追溯、认证。
全自动化过程可保证每次试验的测试环境、测试步骤、计算方式等完全一致,消除外界和人为因素的干扰。
依据静压推力法,通过天平测量在液体静压推力作用下的样品质量差异计算出试样体积,进而得到试样密度。
全自动化过程可实现单个样品的测量周期在120秒以内。
软件可与用户网络建立通讯,用户可快速获取试验数据并对其进行管理和分析。
全自动化过程可保证每次试验条件、试验步骤、计算方式完全相同,从根本上消除了人为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干扰,极大地提高了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传统梯度柱测量方法的试验准备时间最少为8小时,我司自动化系统的试验准备时间小于20分钟,且包括试样的装载和系统的校准。
通过网络可在远程进行快速、准确的技术支持。
通过机器人系统将样品浸入液体中,当精密刻度测量与参考样品相比的位移液体的差异时,软件确定聚合物的实际密度。
测量过程中涉及的所有元器件或试验方法,都可以被追溯、认证。
支持TCP/IP,PROFINET,PROFIBUS,RS232,RS485等协议框架下的数据共享。
支持通过互联网,远程对设备进行快速、准确的诊断和修复。
全自动绝对密度测量系统的试验准备时间小于20min(包括试样的装载和系统的校准),单个试样的测量周期小于120秒。
全自动化过程通过消除人为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干扰,为绝对密度测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靠性、准确性、真实性。
全自动系统为试验提供了一个受保护的环境,且能有效杜绝因操作人员技能或外部环境变化对试验结果造成的影响。
将被测试样浸于梯度溶液中,通过比较试样与经过密度认证的微球在梯度溶液中的位置差异来估算试样密度。
梯度柱测量法因其自身的不稳定性,使其在测试过程中用于依据和参考的元素难以被认证。
梯度柱测量法不支持网络访问,且不提供高级数据管理功能。
仪器无法连接到互联网,无法进行远程诊断和干预。
梯度溶液的制备时间需至少8小时,且测量过程中,由于梯度柱内的试样悬浮过程缓慢,致使测量时间也相对较长。
度柱测量方式仍是目前世界上最常用的测量聚合物密度的方法。
梯度柱测量法中,操作员通过观察聚合物的悬浮位置以确定其密度。凝视的角度和主观技能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